柏林自由大学的英文名字是 “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”。
基本信息
创办时间:1948 年。
学校性质:公立大学。
学校地位:德国首都规模最大的文理科综合性大学,欧洲大陆顶级高校之一,德国精英大学、U15 大学联盟、同一个欧洲大学联盟、欧洲大学协会、欧洲首都大学联盟成员。
主校址:柏林 Dahlem。
校训:真理、公平、自由。
学科优势:在人文社科领域实力雄厚,2016 年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,有六个学科位列德国大学首位,分别是考古学(世界 11),政治学与国际研究(世界第 18),社会学(世界 22),人类学(世界 29),英语语言文学(top100);七个学科位列德国高校第二位,包括现代语言学(世界 24),历史学(世界 36),兽医学(世界 44),药学(世界 45),语言学,地理学,媒体和传播学(top100)。其数学、物理、生命科学、神经科学均在世界享有盛誉。
学术成就:在其相对较短的建校史中,诞生了 7 位诺贝尔奖得主,18 位莱布尼茨奖得主,15 位德国科学院院士。
学生规模:在 160 多个专业方向注册在读学生约 28,500 人,其中 17% 来自国外,博士生约为 4300 人。
历史发展
前身柏林大学:1810 年柏林大学创校,校区原址位于菩提树下大街,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,柏林原本只有一个 “柏林大学”,大学师生以拉丁文校名柏林大学(Alma mater berolinensis)自称。当时的柏林大学遵循 “研究教学合一” 的精神与 “知识综合” 的办学理念,被推崇为 “现代大学之母”,是欧洲乃至全球的学术中心,产生过 29 位诺贝尔奖得主。
冷战时期建校:冷战期间,位于菩提树下大街的原柏林大学划归东柏林,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管制。为了追求学术自由,原柏林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绝大部分师生出走,在美英法等西方阵营的支持下在西柏林成立了 “自由的柏林大学”,即柏林自由大学,到了五十年代以其人文社科研究蜚声欧美,成为西德学术重镇。而位于东柏林的原址校区则于 1949 年改名为柏林洪堡大学,以纪念大学创办人威廉・冯・洪堡兄弟。
两德统一后发展:1990 年两德统一后,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各自存续,没有合并,并维持密切的合作关系。2003 年,两所大学的医学院合并成柏林大学夏里特医学院(Charité -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),成为欧洲最大的教学医院之一。2006 年 1 月,柏林自由大学进入德国精英大学候选名单,2007 年 10 月 19 日,正式成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。2018 年 10 月 10 日,柏林自由大学、柏林洪堡大学、柏林工业大学和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组成了柏林大学联盟,并于 2019 年 7 月 19 日在 “精英计划” 评选中成为德国第一个 “精英联盟”。
学科院系
优势专业
历史学专业:在德国乃至全球都享有极高声誉,涵盖古代历史、中世纪历史、近代历史以及非洲、亚洲等区域历史,课程设置丰富多样,在 2025 年的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,排名德国第一。
政治学专业:在全球享有盛誉,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理论、比较政治学、国际关系、欧洲政治等,教师队伍实力强大,许多教师是国际知名的政治学者。
现代语言学专业:在德国排名第一,世界排名第 33 位,注重语言的结构、演变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。
生命科学专业:在生命科学领域表现突出,专业研究涵盖生物化学、生物物理、分子生物学、生态学、遗传学等方向,在 2023 年 THE 生命科学专业世界排名中,该校排名第 76 位。
教育科学专业:是优势专业之一,课程设置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。
哲学专业:在德国排名靠前,研究领域包括古代哲学、现代哲学、伦理学、逻辑学等,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哲学研究能力。
学费
奖学金
申请条件
本科:学生必须是通过全国普通高考,进入中国正规大学完成一学年以上的在校生、毕业生,年龄 18—30 岁;通过全国统一普通高考,进入中国普通大学三年制大专毕业生需先申请大学预科。德语授课课程要求具备 800 学时德语(达到中级二水平)证明,申请绘画、声乐、乐器专业的,具备 600 学时德语即可;英语授课课程要求雅思 5.0 或托福 80。
硕士:需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书,在读研究生也可以提交申请,但需出示个人专业能力的证明。德语授课课程要求德福单项均达到 4 级以上,申请大学预备部需提供不少于 600 学时的德语学习证明,直接申请大学要求提供不少于 800 学时的德语学习证明;英语授课课程要求托福最低分为 80 分,雅思分数线为 6.0 - 6.5。中国学生必须通过留德人员审核部审核,获得审核证书后,方可向 Uni - Assist 提交申请。
申请时间
录取率
国际国内排名
国际排名:在 2025 年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,柏林自由大学位列第 97 位;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,该校排名第 104 位。在 2025 年 QS 排名中的学术声誉得分为 80.3,国际研究网络方面得分为 93.1,表明其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国内排名:在 2025 年的 QS 排名中位居德国第 4 位,在欧洲范围内排名第 32 位,是德国顶尖大学之一,在德国乃至欧洲高等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
知名校友
诺贝尔奖获得者
Ernst Ruska:1986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Reinhard Selten:1994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。
Gerhard Ertl:2007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。
Ulrich Cubasch: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气候评估报告,该委员会于 2007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。
Herta Müller:200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
莱布尼茨研究奖获得者
Wofram Saenger:1988 年获得莱布尼茨研究奖,获奖领域为生物化学。
Volker Erdmann:1988 年获得莱布尼茨研究奖,获奖领域为生物化学。
Randolf Menzel:1991 年获得莱布尼茨研究奖,获奖领域为神经生物学。
Irmela Hijiya - Kirschnereit:1992 年获得莱布尼茨研究奖,获奖领域为日语研究。
Jürgen Kocka:1992 年获得莱布尼茨研究奖,获奖领域为历史学。
政治领域
Hans Eichel:1999 年至 2005 年担任德国联邦财政部部长。
Otto Georg Schily:1998 年至 2005 年担任德国联邦内政部部长。
Klaus Wowereit:1995 年至 2011 年担任柏林市长。
Roman Herzog:1994 年至 1999 年担任德国联邦总统。
Walter Momper:1989 年至 1990 年担任德国联邦参议院议长,1990 年至 1991 年担任柏林市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