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harkiv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
是乌克兰一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工科大学,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学术资源。
学校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,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,在乌克兰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。
校园设施完备,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室、科研中心和图书馆等,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。
该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85 年,当时建立了哈尔科夫技术学校,这是学校的前身。
此后,学校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和完善学科设置与教学体系。
1930 年,学校更名为哈尔科夫工业学院,逐渐成为苏联重要的工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。
1994 年,正式更名为哈尔科夫国立技术大学,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,在保持传统工科优势的基础上,不断拓展新兴学科领域。
机械工程学院:涵盖机械制造、机械设计等专业。
电气工程学院: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学科。
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:专注于计算机科学、软件工程、信息技术等领域。
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:涉及材料学、材料加工工程等专业方向。
化学工程学院:提供化学工程与工艺、应用化学等相关学科课程。
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:包括建筑学、土木工程等专业。
机械工程:在机械设计、制造工艺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实践经验,培养的学生在机械制造行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。
电气工程:在电力系统、电气传动等领域教学和科研成果突出,为乌克兰的电力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。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:注重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、人工智能、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能力,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紧密,学生实践机会丰富。
材料科学与工程:在新材料研发、材料性能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,为航空航天、机械制造等行业提供材料技术支持。
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,以激励学生在学业、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。
学业奖学金:根据学生的学期成绩排名发放,成绩优秀者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学金,金额在 1000 - 3000 美元不等。
科研奖学金: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,对于在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、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取得科研成果的学生,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。
企业奖学金:与学校合作的一些企业会设立专项奖学金,资助特定专业的优秀学生,同时为获奖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。
本科:
硕士:
本科毕业,具有相关专业背景,提供本科毕业证书、学位证书和成绩单,本科阶段平均成绩不低于 80 分。
语言能力要求与本科相同,部分专业可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俄语或英语词汇量。
部分专业可能要求学生提供个人陈述、推荐信等材料,如有相关科研经历或实践经验,可在申请时提供证明材料,有助于提高申请成功率。
本科和硕士申请一般在每年的 5 月 - 10 月进行。
建议国际学生在 7 月之前提交申请材料,以便学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核和办理相关入学手续。
对于一些热门专业,由于申请人数较多,学校可能会提前截止申请,具体截止日期以学校当年公布的信息为准。
根据Edurank.org的数据,哈尔科夫国立技术大学的录取率约为 20%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专业的录取率可能会有较大差异。 德米特里・伊万诺维奇・门捷列夫:世界著名化学家,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人,曾是该校的终身教授,虽然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该校毕业生,但在该校任教期间对化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
阿尔森・阿瓦科夫(Arsen Avakov):乌克兰政治家,亚美尼亚裔。曾担任乌克兰内务部长(2014 - 2021 年)、乌克兰议会议员(2012 - 2014 年)、哈尔科夫地区州政府主席(2005 - 2010 年)等职务,还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成员、欧洲杯 2012 组织委员会成员,获得过乌克兰荣誉经济学家称号。
阿列克谢・奥列尼克(Alexey Oleinik):俄罗斯综合格斗运动员和战斗桑博选手,在终极格斗锦标赛(UFC)的重量级比赛中参赛。1997 年开始职业生涯,是 M - 1 Global、ProFC 和 IAFC 的老将,也在 Bellator、KSW 和 Yamma Pit Fighting 等赛事中比赛,是仅有的两位通过十字固赢得 UFC 比赛的选手之一,在综合格斗比赛中使用十字固获胜的次数达到 14 次。
汉娜・博里斯・科夫孙(Hanna Borys Korsun):艺名为 Maruv,乌克兰歌手。曾是同名乐队 Maruv 的成员,该乐队是 The Pringlez 乐队的后续乐队,她在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3 月期间在该乐队,之后以 Maruv 的艺名独立发展。
米哈伊尔・古列维奇(Mikhail Gurevich):苏联飞机设计师,与阿尔乔姆・米高扬共同创立了米高扬 - 古列维奇军事航空局。该设计局以其战斗机、快速拦截机和多用途战斗机而闻名,在冷战期间是苏联空军的主要装备。该设计局设计了 170 个项目,其中 94 个投入量产,国内共制造了 45,000 架米格飞机,其中 11,000 架出口,古列维奇退休前亲自参与的最后一款飞机是米格 - 25。
彼得罗・格里戈连科(Petro Hryhorenko):苏联军队的高级指挥官,乌克兰裔。在五十多岁时成为持不同政见者和作家,是苏联人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。